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小麦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内小麦种植区域的秸秆还田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 Straw Crushing and Plowing Back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河套灌区小麦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规程(DB15/T 1808—2020)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适用范围方面,该标准适用于河套灌区的小麦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作业。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麦种植区域。
关于作业时间,标准规定应在小麦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粉碎和翻压作业。这样做可以避免秸秆长时间暴露导致养分损失,并及时改善土壤结构。
对于秸秆粉碎的要求,标准指出秸秆应粉碎成5-10厘米长的碎段,且留茬高度不得超过10厘米。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保证秸秆充分分解,又不会影响后续播种。
翻压深度也是关键环节,标准要求翻压深度应在15-20厘米之间。这样既能将秸秆埋入土层,又能保证根系生长不受阻碍。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作业后的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安排下茬作物播种时间和播量,以及加强田间水分管理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还田效果,促进作物增产。
最后,标准提出了必要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作业完成后应检查秸秆覆盖均匀度、翻压深度是否达标等,确保还田作业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是对DB15/T 1808—2020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