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生理阶段的术语和定义、划分原则、划分方法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绒山羊养殖、生产管理、科研教学及相关领域。
Title:Physiological Stage Division of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798—2020《绒山羊生理阶段划分》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绒山羊的生理阶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中明确指出绒山羊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胚胎期、初生期、哺乳期、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至出生为止,这一阶段是绒山羊生长发育的基础,胚胎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后续各阶段的发展。
其次,关于初生期的标准规定为出生后至3个月龄,此期间绒山羊主要依赖母乳获取营养,生长速度较快。标准要求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温防寒,确保羔羊能够健康成长。
再者,对于哺乳期即4个月至6个月龄的绒山羊,标准强调应逐步引导其采食固体饲料,培养良好的采食能力,同时继续保证充足的母乳供应。此外还应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定期进行防疫接种。
进入幼年期(7个月至18个月),此时绒山羊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需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标准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青年期(19个月至30个月)是绒山羊性成熟的关键时期,标准提出在此阶段要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过早繁殖导致体质下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为未来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成年期(31个月以上)是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阶段,标准要求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维持适宜的体况评分,定期检查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最后,老年期(超过6岁)的绒山羊由于生理机能衰退,生产力逐渐降低,标准建议减少精料喂量,增加粗纤维比例,保持适度活动,提高免疫力,延长使用年限。
综上所述,DB15/T 1798—2020通过对绒山羊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分析,提供了详细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措施,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