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玉米种植区域的秸秆还田作业,旨在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ep Plowing and Returning of Corn Straw to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794—2020《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农业领域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的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采用深翻还田方式进行玉米秸秆处理的农田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技术应用范围,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二、术语和定义
1. 深翻:指耕作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的机械翻地作业。
2. 秸秆还田:指将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直接或经过简单加工后归还到土壤中的一种农业生态循环方式。
这些术语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执行偏差。
三、技术要求
1. 作业时间:应在秋季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积累的有机物质,同时减少冬季风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2. 耕作深度:应不低于30厘米。深翻能够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3. 施肥配比:建议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20-30吨,并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合理的肥料搭配有助于平衡养分供给,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4. 作业质量检查:要求整地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无明显大块土垡残留。良好的作业质量是保证后续种植效果的前提条件。
四、注意事项
1. 在实施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对于沙质土壤地区,在深翻时需适当增加留茬高度以保护表层结构。
3. 遇到干旱天气时,可先灌溉再进行深翻作业,以提高土壤湿度,利于秸秆分解。
4. 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及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防止因长期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五、环境保护
强调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规定,妥善处置残留物;鼓励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的覆盖物代替传统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源产生。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1794—2020《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条款的深入剖析。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还能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