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质量调查与评价的技术要求、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Full Return of Corn Straw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23/T 2561—2020)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一套技术规范。这一标准对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质量调查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调查内容
本部分规定了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这些内容的设置旨在全面了解秸秆还田后土壤及作物的变化情况,为后续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例如,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而作物生长状况则直接反映了秸秆还田的效果。
5.1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壤质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土壤质量又细分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稳定性等多个子项;作物产量关注的是单位面积上的实际收获量;经济效益则考虑了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比例关系。这样的分类既涵盖了生态效益也兼顾了经济利益,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5.2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来进行最终评价。具体操作时首先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然后将每个单项得分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并求和得到总分。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现场勘查的重要性,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分析结果做出判断,确保评价过程严谨可靠。
6.1 数据记录要求
明确了数据记录的具体格式以及保存期限等内容。要求所有原始数据均需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至少保留五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使用。同时鼓励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信息以方便管理和查询。
7.1 培训与宣传
为了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活动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家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只有当广大农户真正理解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推广应用开来。
以上就是对《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士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