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油菜青贮的原料要求、收割与运输、切碎、装窖、压实、密封、贮存及开窖使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饲用油菜青贮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eseed Silage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559—2020饲用油菜青贮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饲用油菜青贮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饲用油菜青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利用饲用油菜进行青贮加工。标准中明确了“青贮”是指将新鲜或半干的植物材料密封在无氧环境中,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从而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原料选择与收获
1. 原料选择: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饲用油菜作为原料。特别强调了避免使用受污染或质量低劣的植株。
2. 收获时机:建议在饲用油菜开花期至结荚初期进行收获,此时植株营养成分最为丰富,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三、青贮前处理
1. 切碎长度:标准指出,切碎后的饲用油菜长度应控制在2-3厘米之间,这样可以增加表面积,便于乳酸菌快速繁殖并促进发酵。
2. 水分调节:理想的青贮原料含水量应在60%-70%之间。如果水分过高,则需要适当晾晒;反之则可适量加水,确保适宜的发酵环境。
四、装填与密封
1. 装填密度:为了保证良好的厌氧条件,要求每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不低于650公斤,并且要尽量压实,减少空气残留。
2. 密封措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压重物的方式进行密封,防止外界氧气进入影响发酵效果。同时要注意检查密封完整性,一旦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五、发酵管理
1. 发酵时间:一般情况下,饲用油菜青贮需经历30天以上的发酵期才能达到最佳品质。在此期间,应定期监测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2. pH值检测:正常情况下,青贮完成后其pH值应该低于4.2,表明发酵过程顺利完成。若pH值偏高,则可能存在发酵不充分的问题。
六、取用与储存
1. 取用原则:每次取用时都应当从上到下逐层取料,避免随意挖掘造成浪费及污染。
2. 储存条件:已开封但未完全使用的青贮饲料应立即重新密封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内容是对《DB23/T 2559—2020饲用油菜青贮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能够有效提升饲用油菜青贮饲料的质量,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