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的数据格式要求,包括数据元素、结构、编码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件杂货码头的业务操作数据格式设计和信息交换过程。
Title:Data Format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Standard for General Cargo Wharf Operations - Part 1: Data Format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19.1—2019《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数据格式和信息交换流程标准 第1部分:数据格式要求》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件杂货码头在业务操作中的数据格式与信息交换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结构定义
标准明确规定了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所需的数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货物信息、船舶信息、车辆信息等。例如,在货物信息部分,要求明确记录货物名称、规格型号、重量、体积等关键属性。这些信息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因信息不全或错误导致的操作失误。
数据编码规则
为了确保不同系统间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比如,对于货物类别采用特定的编码体系,如将钢材类货物编码为“G01”,木材类货物编码为“G02”。这种编码方式不仅便于计算机处理,也方便人工识别和管理。
信息交换接口
标准还对信息交换接口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包括接口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包格式以及错误处理机制等方面。例如,规定了所有数据传输必须使用加密技术以保障信息安全,并且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应具备自动重传功能,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安全性保障措施
鉴于件杂货码头业务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性保障措施。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审计跟踪等功能模块。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技术更新,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标准,建议相关单位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标准的学习与应用推广工作。通过组织培训活动让员工熟悉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逐步建立起符合标准要求的工作模式。此外,还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DB21/T 3219.1—2019》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促进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相关方能够积极采纳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