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件杂货码头业务中卸火车操作的数据格式和信息交换流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件杂货码头的卸火车业务操作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Title:Data Format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for Breakbulk Terminal Operations - Part 2: Unloading 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8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19.2—2019《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数据格式和信息交换流程标准 第2部分:卸火车》是辽宁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件杂货码头在处理铁路运输货物卸载过程中的数据格式与信息交换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5.1 数据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卸火车作业所需的数据结构,包括基本信息、货物信息、车辆信息等。其中:
- 基本信息应包含作业单号、日期时间、操作人员等必要信息。
- 货物信息需记录货物名称、规格型号、重量等详细内容。
- 车辆信息则需要提供车次号、车厢编号等相关数据。
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作业记录,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
5.2 数据编码规则
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例如,货物名称采用行业通用代码表示;日期时间使用ISO 8601格式书写;重量单位统一为千克(kg)。通过标准化编码,可以有效避免因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差异而导致的问题。
信息交换流程
6.1 信息传递方式
根据标准要求,信息交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平台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遵循实时性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信息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输。
6.2 关键节点确认机制
为了保障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标准特别强调了关键节点的确认机制。这意味着每当一个重要的步骤完成后,相关方都需要对已完成的信息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还能增强各方之间的信任度。
6.3 异常情况处理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比如货物损坏或丢失等情况,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流程。首先应当立即停止当前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检查;其次要详细记录事故原因及损失情况;最后按照既定程序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
以上是对DB21/T 3219.2—2019《件杂货码头业务操作数据格式和信息交换流程标准 第2部分:卸火车》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