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叶榆叶梅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金叶榆叶梅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lden Leaf Elm and Plum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叶榆叶梅育苗技术规程》(DB21/T 3213—2019)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作为指导金叶榆叶梅育苗的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木繁育环境条件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这是因为这些土壤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和良好的通气性,有利于金叶榆叶梅的根系发育。同时要求土壤pH值在6.5至7.5之间,这样的酸碱度范围有助于植物吸收养分并促进生长。
其次,在整地与施肥环节中强调了深耕细作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整地深度需达到30厘米以上,并且要施足基肥。通常情况下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配合使用复合肥50公斤。这样做可以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确保其健康成长。
再者,关于播种育苗的操作流程也有明确规定。种子处理是成功培育的关键步骤之一,包括浸种催芽等措施。例如,可采用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置于湿润纱布内进行低温层积处理7-10天,以打破休眠期提高发芽率。此外,播种时要注意控制行距株距,一般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则为20厘米上下,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即优先选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或者设置诱捕器等手段;其次考虑生物制剂的应用,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来抑制害虫数量增长;只有当上述方式效果不佳时才考虑化学药剂喷洒,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避免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金叶榆叶梅育苗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为金叶榆叶梅的大规模优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共同推动这一特色树种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