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选址与布局、设施设备要求、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mmunity Fresh Food Cold Chain Intelligent Terminal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066-2019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建设规范》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的建设和运营。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的概念,即在社区内设置的用于储存、展示和销售生鲜食品的设备,具备智能化管理功能。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
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智能终端的基本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耐用性和易用性。例如,设备应符合国家电器安全标准,并具有防盗、防潮等功能。此外,设备的操作界面应简单直观,便于不同年龄段用户使用。
技术要求
在技术层面,标准对智能终端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设备需配备温度监控系统,确保生鲜食品处于适宜的存储温度范围内。同时,设备应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现金、银行卡及移动支付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安装与维护
关于安装,标准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要求终端位置应方便居民取货,且远离高温或潮湿环境。对于维护工作,标准建议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转。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部分指出,智能终端应能够记录销售信息、库存情况以及故障报警等内容,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掌握经营状况,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便利。
环保措施
最后,标准还关注了环保问题,提倡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例如,鼓励采用LED照明灯源,降低能耗;同时,要求处理好废弃包装物,避免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DB13/T 5066-2019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建设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社区生鲜冷链智能终端的设计、建造直至后期管理全过程,对于推动社区生鲜配送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