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雄性毛白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雄性毛白杨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Male Populus alba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061-2019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雄性毛白杨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对规程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育苗
规程中指出,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具体要求是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并采用温水浸泡法进行催芽。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和行距,一般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此外还强调了播种后的覆土厚度应均匀一致,以保证种子出苗整齐。
二、扦插育苗
对于扦插育苗,规程规定了插穗的选择标准。插穗应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直径不低于0.8厘米。插穗剪切时要确保切口平滑,上端剪成斜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扦插前需要将插穗基部浸入生根剂溶液中处理2-4小时,提高成活率。扦插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检查并及时补浇水。
三、田间管理
规程特别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适时松土除草,保持苗床清洁;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增强抗逆性;注意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还提出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灌溉量的原则,在干旱季节增加灌溉次数,雨季则要防止积水造成烂根。
四、苗木出圃
关于苗木出圃,规程明确要求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这段时间内进行。出圃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合格苗木的标准包括:高度达到一定数值以上、地径符合要求、根系完整无损等。出圃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苗木。运输途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机械损伤和失水。
五、附录部分
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数据表,如不同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等实用信息。这些资料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之,《DB13/T 5061-2019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种子挑选到苗木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雄性毛白杨苗木的大规模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全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