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治理恶臭和控制异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治理恶臭和控制异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mposite Microbial Agent for Odor Control and Malodor Trea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AHEPI 0004-2024 治理恶臭和控制异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关于“菌种活性检测”的新旧版本差异,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AHEPI 0004-2019)中,对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活性检测仅提出了笼统的要求,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菌种活性需通过活菌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且要求每克产品中的有效活菌数量不得低于1×10^8 CFU(菌落形成单位)。这一变化不仅增强了标准的操作性,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具体应用时,企业应首先确保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如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等符合精度要求。然后按照标准提供的步骤操作:取样后,将样品均匀稀释至适当浓度,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48小时。最后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并计算出每克产品的活菌数量。如果发现实际数值低于规定值,则需要调整生产工艺或原料配比以提升菌种活性。
此外,在日常管理中还应注意环境因素对菌种活性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以及储存条件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校准仪器、培训员工以及开展内部审核等活动,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总之,《TAHEPI 0004-2024》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具体化描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