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大叶白蜡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Fraxinus bungea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94-2019 大叶白蜡育苗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叶白蜡的育苗技术,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效。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规定了种子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且尚未开裂时进行采集,并需及时晾晒脱粒,确保种子净度不低于90%。这一要求保证了种子的质量,避免因杂质过多影响发芽率。同时指出种子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种子霉变,延长保存期限。
其次,“播种育苗”章节强调了床土准备的重要性,要求使用无病虫害、肥沃疏松的土壤作为床土,并施足基肥。播种前要对床面进行平整,保持适宜的湿度。播种量则根据种子大小确定,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克左右。这些措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再者,“苗木管理”部分明确了移栽时间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动前完成,这期间气温适中,有利于苗木恢复生长。此外还提到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适时追肥以满足苗木生长需求。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档案记录”部分特别提出建立完整的育苗档案制度,包括种子来源、处理过程、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情况等信息。这样做不仅便于追溯苗木质量,也为今后改进育苗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5/T 4194-2019》从种子到苗木整个过程中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参数,这对于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执行该标准能够显著提升大叶白蜡苗木的整体品质,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