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经济评价。
Title:Guidelines for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High-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40-2018《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导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评价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这表明标准不仅覆盖了新建设施的评估,还涵盖了已有设施的改造与升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50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这些引用文件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评价过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经济评价”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消耗的一种灌溉方式。这一定义明确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核心目标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保护环境。
经济评价原则
标准强调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应基于实际数据,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同时要求全面考虑项目实施前后的情况变化,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
- 经济效益:主要考察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如节约用水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带来的收入增长等。
- 社会效益:关注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改善的作用,比如促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
- 生态效益:评估项目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数据收集与处理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原始资料,并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此外,还特别指出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相关信息,以便于长期跟踪监测。
结论与建议
最后部分给出了基于上述各方面考量得出的整体结论,并据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部分内容对于指导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把握项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综上所述,《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导则》通过对评价原则、指标体系以及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节水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