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鱼类原生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从事鱼类养殖、疾病防控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sh Protozoan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33-2018《鱼类原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新疆地区鱼类养殖过程中对原生动物病害的预防与控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明确了“原生动物病害”、“预防措施”等核心概念。例如,“预防措施”被定义为在疾病发生前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包括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等。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水质管理:标准要求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特别强调了保持适宜的溶解氧水平(通常不低于5mg/L),因为低氧环境容易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还规定了如何通过换水、增氧机使用等方式来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3. 饲料投喂: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是提高鱼体抗病能力的关键。标准建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比如冬季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比例以增强御寒能力。同时,还提倡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天然原料制作配合饲料,并确保每日投喂量不超过鱼体重的2%-3%。
4. 药物使用原则:对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未经批准的化学药品;其次,在必要时应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准确用药,并且注意休药期的规定;最后,鼓励探索生物制剂等新型替代品的应用研究。
5. 环境卫生控制:除了直接针对鱼类健康的管理外,还特别关注养殖场所内外部环境的清洁卫生状况。例如,要求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淤泥,防止有害物质积累;同时也要做好防鸟网设置等工作,避免鸟类携带病原进入养殖场区。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上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细节规定。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条款,共同促进新疆地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