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凯里平良贡米的产地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生产技术要求、加工要求、质量控制及标志使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凯里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平良贡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aili Pingliang Tribute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211-2019是贵州省关于凯里平良贡米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该标准对凯里平良贡米的种植、加工和管理都有严格规定。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要求,包括海拔高度应在350至75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壤或红壤,pH值在5.5到6.5之间。这些条件确保了大米的独特品质。
关于栽培技术,标准要求采用旱育秧苗,秧龄控制在30至40天,每亩种植密度为1.8万穴左右。同时强调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提倡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
在收获环节,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即可收割,要求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割,以减少损失率并保证稻谷质量。
加工方面,标准规定碾米时应保持一定的留糠度,一般控制在7%到10%,这样既能保留营养成分又不影响口感。此外还对包装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储藏环境要干燥通风等。
通过以上关键条款的解读可以看出,DB5226T211-2019标准旨在从源头到成品全过程保障凯里平良贡米的优良品质,维护其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