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香果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繁育、定植、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百香果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ssion Frui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216-2019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百香果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园地建设
标准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作为百香果园。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控制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园地建设时需做好排水系统设计,确保雨季不会积水,同时合理规划行间距,一般建议株距为3米×4米或4米×5米。
栽培品种选择
根据标准推荐,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例如,“台农一号”因其高产稳产特性被广泛采用。“紫香一号”则以其优质的果肉颜色和口感受到青睐。种植前需对种苗进行严格检疫,保证无病毒携带。
肥水管理
施肥方面强调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2吨,并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则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开花期增加氮肥比例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侧重于钾肥施用以提升果实品质。水分管理上要注意避免干旱和涝害,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
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特别重视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提倡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对于病害防治,建议定期清理园内杂草及落叶,降低病原菌滋生环境。当病虫害发生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进行处理,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采收与贮藏
关于采收时间,规定当果实转色率达到70%以上即可开始采摘。不同用途的产品有不同的最佳采收期:鲜食型宜稍晚一点采摘以便积累更多糖分;加工型则可适当提前收获以获得较高酸度。采后处理环节包括分级包装、预冷运输等步骤,确保产品新鲜度。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226T216-2019》从各个方面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推动贵州地区百香果产业健康发展。各位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