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濮阳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生产。
Title:Rice Full-process Mechanized Plan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DB4109/T 009-2019)是由河南省濮阳市发布的农业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操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中提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土地作为水稻机械化种植基地。”这一要求确保了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地形可以减少机械作业时遇到的障碍,而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则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性强意味着能够抵御病虫害侵袭,从而降低农药使用量并保护生态环境。
种子处理
“种子需经过精选、消毒及催芽处理后播种。”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发芽率和幼苗健壮程度。通过精选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种子,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催芽促进整齐出苗,这些步骤对于实现全苗全株至关重要。
田间管理
关于田间管理部分强调了合理施肥灌溉的重要性。“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求科学施肥,并保持田间适度湿润。”适时适量地施加肥料有助于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同时维持适当的水分状态有利于根系发育及光合作用效率提升。
收获与干燥
最后,在收获阶段规定:“当稻谷达到成熟度85%以上时即可开始收割,并及时进行干燥处理。”过早或延迟收获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正确的干燥方式则能有效防止霉变,延长储存时间。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