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濮阳市区域内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resistant and Water-saving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Winter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9/T 002-2019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南省濮阳市发布的关于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要求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品种。例如,对于早播期,推荐使用豫麦34号、郑麦9023等耐寒性好的品种;而对于晚播期,则建议采用豫麦37号、周麦18号等耐热性较强的品种。这样可以确保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其次,在播种环节,规程强调了适期播种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当土壤耕层5至10厘米处的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6到18摄氏度时为最佳播种时间。此外,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应在3至5厘米之间,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2.5至15公斤左右。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部分,规程指出要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产量。在苗期,若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扎根;拔节期则需密切关注土壤湿度变化,适时适量地补充水分;抽穗开花阶段是决定籽粒数量的关键时期,此时应保证充足的灌溉;灌浆成熟期则主要侧重于维持适当的土壤含水量,避免过早断水影响品质。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规程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捕捉害虫,并结合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作业。同时,还鼓励农民朋友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在收获储存方面,规程建议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操作,尽量减少损失率。对于收获后的粮食,应当妥善保管,防止霉变虫蛀等问题发生。
总之,《DB4109/T 002-2019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实践这些宝贵的经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