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作业、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小麦宽幅精播机械化种植。
Title:Wheat Precision Broadcast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规程》(DB4109/T 003-2019)是由河南省濮阳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实施流程与操作方法。这项技术通过优化播种方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条文解读
#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濮阳市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特别适合在黄淮海平原种植的小麦品种。这一定位确保了技术的应用具有针对性,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业发展水平。
# 2. 播种前准备
- 种子处理:要求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发芽率高的优良品种,并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以预防地下害虫和病害。
- 整地质量:强调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平整,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有利于种子扎根和生长。
# 3. 宽幅精播技术要点
- 行距设置:推荐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行距一般为20至30厘米,这种布局能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群体协调发展。
-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控制在3至5厘米之间,过深会影响出苗速度,过浅则容易导致幼苗受冻。
-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预期产量确定合理播种量,通常每亩播种量为8至12公斤。
# 4. 田间管理
- 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氮磷钾比例,结合灌溉适时追肥,避免肥料流失。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块,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 收获时机:当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时收获最佳,此时籽粒饱满且含水量适中,便于后续储存加工。
# 5. 效益分析
实施该技术后,预计可使小麦单产提高10%以上,节水节肥约20%,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规程》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提供了科学指导,对于推动当地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