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技术要求、设备参数及结果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棒体材料及其制品的无损检测与质量评估。
Title:Ultrasonic Testing System for Full-length Bar Flaw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QGCML 4133-2024《棒材超声波检测系统技术要求》中,有一项重要的改动是关于超声波检测灵敏度校准方式的变化。新版本标准相较于旧版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性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以灵敏度校准为例,旧版标准中规定可以使用试块法或者对比试样法来校准检测灵敏度,但并未对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细节做出明确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当采用试块法时,应使用与被检材料相同材质和近似尺寸的参考试块,并且要求参考试块表面粗糙度要优于被检测表面粗糙度一级以上。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使用对比试样法时,对比试样的缺陷类型、大小及位置需尽可能接近实际检测对象中的典型缺陷特征。
这种变化使得企业在实施超声波检测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例如,在钢铁棒材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如果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灵敏度校准,首先需要准备符合规定的参考试块或对比试样。对于参考试块的选择,企业应当挑选那些材质成分、组织结构与待测棒材一致,并且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其内部不存在影响校准精度的杂质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试块。同时,还需注意试块表面处理工作,保证其光滑程度达到要求标准。
接下来,在具体操作环节内,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新标准所描述的方法步骤执行每一个步骤。这包括但不限于调整仪器参数、设置扫描范围以及记录测试数据等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检测流程中始终保持高度专注,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误差发生。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增强了不同厂家之间检测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为行业内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相关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TQGCML 4133-2024中有关灵敏度校准的新规定,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