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椿用材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红椿用材林的培育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oona Ciliata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642-2019红椿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红椿用材林的培育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在选址与整地部分,规程明确指出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整地方式宜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一般为60cm×60cm×40cm,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种苗选择,规程要求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优质苗木。强调苗木高度应在80cm以上,地径应在1.0cm以上,以确保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栽植技术方面,规程提出要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栽植。即先将苗木放入坑内扶正,再回填表土至苗根颈处,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然后踏实土壤,最后覆土至坑面并踩实。这样可以保证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对于抚育管理,规程建议每年进行两次除草松土,分别在春季和夏季进行。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通常在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施一次复合肥,每次每株施用量为100g左右。
此外,规程还强调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巡查林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提倡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是规程中的关键部分,对于实际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红椿用材林的培育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