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核桃炭疽病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使用贝莱斯芽孢杆菌进行核桃炭疽病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Walnut Anthracnose using Bacillus velez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632-2019《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核桃炭疽病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贝莱斯芽孢杆菌在核桃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和“核桃炭疽病”的概念。“贝莱斯芽孢杆菌”是一种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核桃炭疽病”是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核桃树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褐色斑点,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脱落。
防控措施
# 1. 适时喷施
标准建议在核桃开花后至果实膨大期期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喷施贝莱斯芽孢杆菌制剂。这一时期是病害易发阶段,及时喷施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 2. 喷施浓度与次数
推荐使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制剂浓度为每毫升含1×10^8个活芽孢,并且在发病初期及高峰期各喷施一次。若病情较重,则需增加喷施次数,但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以确保药效并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3. 施药方法
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无人机等设备均匀喷洒于树冠内外叶片、枝干及果实表面。特别注意要覆盖到所有可能感染的部分,尤其是果实底部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注意事项
- 安全性:使用前应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 环境保护:尽量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作业,减少漂移损失;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污染水源。
- 效果评估:定期观察防治效果,必要时调整方案。
通过遵循以上规定和技术要点,可以有效地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来控制核桃炭疽病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