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袋栽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发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保鲜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平菇袋栽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g-Cultivation of Oyster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平菇袋栽生产技术规程DB4115/T 077-2020是一个专门指导平菇袋栽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栽培条件、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这强调了根据本地环境特点合理选种的重要性,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关于培养料配制,标准规定木屑应新鲜无霉变,麸皮或米糠要新鲜干燥。合理的配比是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1%、石灰1%,这样的配比可以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菌丝生长。
接种环节要求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接种室要提前消毒处理,接种时保持无菌操作。标准还指出接种量要充足,确保菌种能快速占据优势地位。
发菌期管理方面,标准建议将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同时要定期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导致杂菌污染。
出菇阶段需将温度调节至13℃-18℃,空气湿度提升到85%-95%。每天需要多次喷雾增湿,保持料面湿润但不积水。
采收期则要求当平菇菌盖展开三分之二且尚未完全展开时及时采摘。这样既能保证口感风味,又能避免过熟影响后续产量。
这些条款涵盖了从种源选择到采收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平菇袋栽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