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社会工作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管理、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社区社会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
Title:Basic Specifications for Community Social Studio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55-2019《社区社会工作室基本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明确了社区社会工作室设立的基本条件。例如,规定了社区社会工作室应具备独立的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设施。这些硬件条件确保了社区社会工作室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5.1 工作人员配置
标准指出社区社会工作室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至少一名。同时鼓励聘请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相关经验的人员担任。这有助于保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此外,还强调了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的要求,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6.1 服务内容
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如社区居民需求调研、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关怀等。其中特别提到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多样化的服务项目,社区社会工作室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7.1 工作流程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社区社会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包括问题发现、评估分析、制定计划、实施干预以及效果评估等环节。这种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确保每项服务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8.1 监督与评价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标准提出了建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这包括内部自查、外部评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同时,还要求定期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反馈,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通过持续的监督与评价,可以使社区社会工作室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是对DB50/T 955-2019《社区社会工作室基本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