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条件、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及测试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安全性测试。
Title: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in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7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82-2019《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测试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的测试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提供了技术依据。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工程的测试工作。明确了适用范围,有助于相关单位在项目初期就明确是否需要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 视频监视系统:由摄像机、传输设备、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组成的系统,用于监控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
- 关键点位:指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台、车厢内部等需要重点监控的位置。
- 实时性:指视频信号从采集到显示的时间间隔。
3. 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系统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如录像回放、报警联动等。
- 图像质量测试:检查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指标。
- 网络性能测试:评估网络带宽利用率、延迟等参数。
- 安全性测试:检测系统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功能。
4. 测试方法
- 功能测试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说明书的要求逐一验证各项功能。
- 图像质量测试需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分辨率、信噪比等指标,并与标准值对比。
- 网络性能测试可通过模拟高负载情况下的运行状态来检验系统稳定性。
- 安全性测试则要涵盖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多个方面。
5. 验收标准
各项测试结果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限值才能视为合格。例如,图像水平分辨力不得低于400线;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秒;误报率不得超过1%。
通过以上条款解读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测试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网络安全的全方位考量,还特别强调了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具体需求,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