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盆栽蝴蝶兰的栽培环境、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盆栽蝴蝶兰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otted Phalaenop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99-2019《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盆栽蝴蝶兰从种苗选择到成品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在种苗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具体来说,种苗的叶片应浓绿且厚实,根系发达,没有机械损伤或腐烂现象。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后续栽培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关于栽培基质的选择,标准指出应使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材料,如树皮、椰糠等。这些基质能够为蝴蝶兰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发育。
在日常管理环节,标准强调了光照、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蝴蝶兰喜欢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8℃至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定期检查并调整环境条件,可以有效防止病害发生。
施肥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平衡型肥料,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每次浇水时可加入稀释后的液体肥料,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根。
病虫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例如,定期清洁温室环境,引入天敌昆虫,以及合理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
最后,在采收与包装阶段,标准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时间,保证产品品质。包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并附上清晰的产品标识。
以上内容是对DB11/T 899-2019标准中重要条款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蝴蝶兰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