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脱毒试管苗的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培养条件、操作步骤、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甘薯脱毒试管苗的实验室培养及快速繁殖过程。
Title:DB65T 4164-2018 Sweet Potato Virus-free Test Tube Seedling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薯脱毒试管苗培养及快繁技术》(DB65/T 4164-2018)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甘薯脱毒试管苗的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生产甘薯脱毒试管苗的技术流程。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通过特定方法获得无病毒或少病毒侵染的甘薯种苗。
热处理条件
标准要求将带毒植株置于37℃±1℃恒温箱内处理30天。此过程有助于降低植物体内病毒浓度,为后续的茎尖剥离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环境。
茎尖剥离技术
对于不同大小的茎尖,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剥离尺寸:0.3~0.5毫米的茎尖适用于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而0.1~0.2毫米的茎尖则用于病毒检测阴性的植株。这一步骤是确保获得高质量脱毒苗的关键环节。
培养基配方
标准推荐使用MS培养基作为基础,并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蔗糖、琼脂粉等成分。此外还提到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和NAA来促进芽的分化与生长。
植株移栽
当试管苗长至3~5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此时需选择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基质,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以利于幼苗成活。
病毒检测
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前应对所有批次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如果发现任何样品存在病毒感染,则整个批次均视为不合格产品并重新处理。
以上内容是对《甘薯脱毒试管苗培养及快繁技术》(DB65/T 4164-2018) 中若干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甘薯种苗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