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建设要求、养殖品种选择、种养模式、管理措施、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Aquaculture and Vegetable Cultivation in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范》(DB65/T 4154-2018)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鱼菜共生养殖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水质调控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系统设计与建造部分,标准要求池塘的选址应避开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区,确保水源清洁。池塘面积建议在3至1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5米以上,以保证鱼类和蔬菜生长所需的充足空间。同时,需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避免交叉污染,并配备必要的增氧设备以维持水体溶氧量。
其次,关于放养密度及品种选择,标准指出放养前应对鱼苗进行严格筛选,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力高的优质品种。对于鲤鱼、草鱼等主要养殖鱼类,其放养密度不宜超过每平方米1公斤。此外,还应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整投喂量,通常情况下每天投喂两次,且投喂量占总生物量的2%-4%。
再者,在蔬菜种植方面,推荐使用无土栽培技术如浮板法或管道式水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蔬菜种类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对营养需求的不同,比如叶菜类适合快速生长周期,而根茎类则需要更长的生长时间。
最后,水质管理是整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强调定期检测水体pH值、氨氮浓度、溶解氧水平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例如通过添加石灰调节pH值,使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有机物降低氨氮含量,以及增加换水量来提升溶氧量。
综上所述,《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范》为实现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各相关从业者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