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陶瓷艺术品数据条目的信息描述内容、格式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艺术品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共享应用。
Title:Information Description of Ceramic Art Data Ent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0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陶瓷艺术品领域,数据条目信息的标准化是实现文物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和流通透明化的重要基础。TJDZCA 0013-2024《陶瓷艺术品数据条目信息描述》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陶瓷艺术品的信息采集、存储与共享提出了系统性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材质信息”条目的更新内容,对比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探讨其在文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TJDZCA 0013-2024发布之前,相关标准对于陶瓷艺术品的材质描述较为笼统,通常仅列出“陶”、“瓷”或“釉下彩”等基本分类,缺乏对具体材料成分的细化描述。这种模糊的表述方式在文物鉴定、修复及学术研究中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新版本标准在“材质信息”条目中引入了更细致的分类体系,明确要求记录陶瓷制品的胎体材料(如高岭土、瓷石)、釉料类型(如青釉、白釉、黑釉)以及装饰材料(如钴料、铜红料等),并鼓励使用科学检测手段辅助确认。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数据的精确度,也为后续的科技分析和文物保护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基础资料。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条文的落实需要多方协作。首先,文物收藏单位应在文物入库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信息录入,确保每件陶瓷艺术品的材质信息完整且规范;其次,专业机构应加强与文物管理部门的沟通,推动检测技术的普及,为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数据库建设方也需优化系统设计,支持多维度材质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总体而言,TJDZCA 0013-2024在“材质信息”条目上的改进,体现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的趋势。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能提高陶瓷艺术品数据的可信度,也将为未来文物研究、展示和传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