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幼羔体外胚胎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绵羊幼羔体外胚胎生产的全过程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 of Young Lambs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204-2019 绵羊幼羔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绵羊胚胎生产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体外胚胎生产”、“成熟卵母细胞”等核心术语。例如,“体外胚胎生产”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从母羊卵巢获取卵母细胞,在体外完成受精、培养至囊胚阶段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整个过程的可控性和技术性,是后续操作的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该部分规定了必需的实验材料如绵羊、超排药物等以及必备设备如显微操作系统、恒温培养箱等。特别指出超排药物应选用经国家批准的产品,并且在使用前需检查其有效期和保存条件。这确保了实验材料的质量,从而提高胚胎生产的成功率。
三、采卵与卵母细胞处理
标准要求在清晨对供体母羊进行采卵操作,采卵后立即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运输至实验室。到达实验室后,应在3小时内完成卵母细胞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到的卵母细胞,需要通过显微镜筛选出质量较好的样本用于后续实验。此环节突出了时间敏感性和操作的专业性。
四、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
体外受精过程中,精子密度应控制在每毫升1×10^6个以上,并且要在特定的培养液中孵育至少4小时以达到最佳状态。随后将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精子共同培养,培养环境需维持在38.5℃、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胚胎培养至第7天时,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是否发育成囊胚。这一系列步骤详细描述了受精及培养的具体参数,有助于规范操作流程。
五、质量检测与评估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对获得的胚胎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包括形态学评价、DNA含量测定等。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胚胎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用于移植或冷冻保存。这种严格的评估机制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DB65/T 4204-2019》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绵羊幼羔体外胚胎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操作流程,还特别注重细节管理和质量控制,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