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架构规范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气象部门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Basic Resource Pool of Meteorological Virtualized Data Cen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045-2017 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气象领域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1. 虚拟化: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同一套物理设备。本标准明确指出虚拟化技术应支持CPU、内存、存储和网络等多维度的虚拟化。
2. 资源池:由一组经过统一管理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组成,能够根据需求动态分配给不同的业务系统使用。标准要求资源池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技术要求
1. 硬件基础设施
- 服务器配置:要求采用双路或多路高性能处理器,配备足够的内存和本地硬盘以满足虚拟化环境的需求。
- 存储系统:推荐使用SAN或NAS架构的存储解决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存储系统的I/O性能需达到一定标准,以支撑大规模并发访问。
2. 软件平台
- 虚拟化软件:必须支持主流的虚拟化平台如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等,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 管理系统:提供集中式的资源管理和监控工具,实现对整个资源池内所有资源的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
3. 网络安全
- 隔离措施: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实施逻辑隔离,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 访问控制: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对特定资源进行操作。
实施指南
1. 规划设计阶段
- 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业务增长趋势,合理规划初始规模并预留扩展空间。
- 对于关键任务型应用,应优先部署至高优先级的资源节点上。
2. 部署与维护
- 定期检查各组件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新补丁程序,避免因安全漏洞导致的风险。
- 建立完善的备份策略,定期执行全量及增量备份任务,确保数据完整无损。
以上是对《DB65/T 4045-2017 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