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科技信用调查报告中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的格式要求、内容要素及编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在进行信用评估时的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编制与使用。
Title:Format Specification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redit Investigation Report - Part 1: Basic Credit Information Re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309.1-2011 科技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第1部分:基本信用信息报告》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科技领域的信用调查报告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报告标题与编号
标准要求报告标题应明确体现报告性质和内容范围,例如“科技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报告编号需遵循特定规则,确保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这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快速识别报告来源及版本信息。
基本信息部分
此部分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如名称、注册地址、成立时间等基本信息。特别强调了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对于核实主体身份至关重要。
财务状况描述
财务数据是评价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规定,报告中应当包含最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并要求提供审计报告摘要。此外还应对重大财务异常情况进行说明。
技术研发能力评估
鉴于这是科技型企业特有的属性,标准特别设置了技术研发能力评估章节。需要列出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权数等关键参数。同时鼓励使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技术创新成果分布情况。
合同履约记录
合同履约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诚信程度。本标准建议收集过去五年内签订的所有重大合同执行结果,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技术合作协议等。对于违约情形,应详细记录原因及处理措施。
公共服务贡献度
考虑到科技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标准还引入了公共服务贡献度这一概念。可以通过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数量、获得政府奖励次数等方面来衡量企业的贡献值。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风险提示
最后,报告结尾处必须附上风险提示部分。这里汇总了可能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比如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等潜在风险点。目的是提醒报告使用者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后再做决策。
以上是对DB65/T 3309.1-2011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