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箭筈豌豆制种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箭筈豌豆的种子生产及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Arrow Pea (Vicia sativ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箭筈豌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制种技术规程对于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54T 0166-2019《箭筈豌豆制种技术规程》对箭筈豌豆的制种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隔离
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在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不与其他豌豆品种混杂。具体要求包括设置不少于3米的自然隔离带或100米的人工隔离区,并明确禁止在同一地块内同时种植其他可能产生花粉污染的豌豆品种。这一规定旨在保障种子纯度,避免因品种混杂导致的生产风险。
二、播种与田间管理
规程强调,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深耕和有机肥施用,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供充足养分。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通常为春季或秋季。播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20至25厘米之间。田间管理中特别提到要定期除草、防治病虫害,并适时追肥。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三、采收与脱粒
当箭筈豌豆荚果充分成熟且籽粒变硬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后采收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率。采收后的种子应及时晾晒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并采用专用设备进行脱粒。规程还建议对种子进行分级处理,剔除杂质和破损种子,确保入库种子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储存与检验
储存环境要求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0%。定期检查种子状态,防止霉变和虫害发生。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严格检验,包括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只有符合规程要求的种子才能用于下一步的生产和推广。
以上是DB54T 0166-2019《箭筈豌豆制种技术规程》中几个重要方面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箭筈豌豆种子的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