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油橄榄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liv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7T 19-2019《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是云南省普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橄榄的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300至12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地方。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至8.5之间。合理的规划包括确定行距和株距,通常建议行距为4至6米,株距为3至5米,以便于机械化操作和后期管理。
2. 苗木选择与定植:苗木应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壮苗,要求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定植时间宜选在春季或秋季,定植时需注意保持根系完整,栽植深度略高于原土印即可。
3. 肥水管理:每年应根据油橄榄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可根据需要补充氮磷钾肥。灌溉方面,幼树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成龄树则需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灌溉。
4. 修剪与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良好的树冠结构,促进通风透光。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主要剪除枯枝、病虫枝及过密枝条。整形时应形成自然开心形或圆头形树冠。
5.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巡查果园,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化学方法则需谨慎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6. 采收与储藏:油橄榄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摘,避免过度成熟导致品质下降。采摘后的果实应尽快加工,若需短期储存,则需控制温度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
以上内容基于DB5307T 19-2019标准,对油橄榄栽培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