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过程中的报告规范,包括指南的基本信息、背景、方法学、结果、讨论等内容的撰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内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评估和使用。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porting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DB44/T 2218.8-2019)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以下是对报告规范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基本信息
在报告的基本信息部分,需要明确列出指南的标题、编制单位、发布时间、版本号等关键要素。例如,“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应标明其具体编号DB44/T 2218.8-2019,并注明是由哪个机构负责编制以及具体的发布日期。
二、目标人群
该部分要求清晰定义指南适用的目标人群。比如对于某一特定疾病或症状的管理指南,需明确指出其面向的患者群体特征,包括年龄范围、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这有助于确保指南内容能够准确地服务于预期受众。
三、方法学描述
1. 文献检索策略:详细说明文献检索的过程,包括使用的数据库名称、检索词的选择标准、时间范围设定等内容。此外还应该提到是否有语言限制以及如何处理重复文献等问题。
2. 证据评价体系:介绍所采用的证据质量评估工具及其理由,同时也要阐述推荐强度分级的方法论基础。例如,可以使用 GRADE 系统来评价证据质量和形成推荐意见。
3. 共识形成机制:描述达成共识的具体步骤,如是否采用了德尔菲法或其他形式的专业人员讨论会等手段。还要记录下参与者的构成情况,确保代表性广泛且专业性强。
四、结果呈现
这部分应当包含所有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原始研究结果汇总表,以及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特别注意的是,任何重要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都必须被充分披露出来。
五、利益冲突声明
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提供关于个人财务状况、科研经费来源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读者了解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如果确实存在,则需说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
六、引用文献
最后不要忘记按照规定的格式正确列出参考文献列表,保证引用准确无误。同时也可以考虑添加索引方便查阅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对 DB44/T 2218.8-2019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报告规范中重要条文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