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过程中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评估方法和分级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与应用。
Title:Ru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Grading of Evidence Quality and Recommendation Strength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18.5-2019《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中的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是制定指南的重要依据。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证据质量的分类:标准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等级。其中,高质量证据意味着无论研究结果如何,对效应估计的影响都很小;中等质量证据表示研究结果可能会显著改变效应估计;低质量证据表明效应估计可能有重大变化;极低质量证据则几乎可以肯定效应估计会受到很大影响。
2. 推荐强度的定义: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两类。强推荐基于高质量或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采取该措施的好处远大于坏处;弱推荐则基于低质量和极低质量的证据,此时采取措施的利弊关系不明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决定。
3. 证据评估方法:在评估证据时,应考虑研究设计类型、实施质量、一致性、直接性和精确性等因素。例如,随机对照试验通常被视为最高级别的证据,而观察性研究则需要更严格的评估标准。
4. 特殊情况处理:当缺乏直接相关证据时,可参考间接证据,并结合专家共识形成推荐意见。但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推荐属于弱推荐,需特别注明其证据基础薄弱。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指南科学严谨,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制定者需严格按照上述原则操作,以保证指南的质量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