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过程中指南项目构建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修订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DB44/T 2218.3-2019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规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本文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关于指南项目构建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在指南项目的启动阶段,标准明确要求组建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指南制定工作组。这一工作小组应包括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员、方法学家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相关领域专家。标准特别强调了方法学家的重要性,他们负责确保指南开发过程遵循科学严谨的方法论原则,从而提高指南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标准指出在确定指南主题时,需考虑当前医疗需求和社会关注点。这意味着指南的主题选择不仅基于学术研究的兴趣,还需要紧密结合实际临床问题,以解决患者的实际健康需求。此外,还需评估现有证据的充分性,并确保所选主题具有足够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再者,关于指南的立项审批程序,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提交项目建议书、召开专家论证会等环节。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每一个进入指南编制阶段的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符合制定指南的基本条件。
最后,标准还提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不仅限于工作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与利益相关方如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等保持密切联系。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和完善指南内容,最终形成高质量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
综上所述,《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DB44/T 2218.3-2019从多个角度对指南项目构建与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旨在促进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