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中基于CAN的有线传输协议的技术要求、通信格式、数据帧结构及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中传感器与分站或主站之间的有线通信。
Title:DB14/T 1732-2018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Sensor Wired Transmission Protocol Based on CA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732-2018《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基于CAN的有线传输协议》是一项专门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的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传输标准。这项标准对于确保矿井下的监测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术语,如“CAN总线”、“矿用安全监控系统”等。这些术语为后续内容提供了统一的理解基础,确保所有涉及方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
技术要求
# 数据帧格式
数据帧是CAN通信的基础单元,标准规定了数据帧的具体结构,包括起始位、仲裁场、控制场、CRC校验码等部分。其中,CRC校验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矿井环境下对数据帧长度的限制,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 通信速率
根据矿井作业的实际需求,标准设定了不同的通信速率选项。例如,在某些特定区域可以采用较低的通信速率来增强信号的稳定性,而在其他区域则可以选择较高的通信速率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这种灵活性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实际应用情况。
# 错误检测与处理
为了应对矿井内复杂的电磁环境,标准提出了多种错误检测机制,如位错误检测、填充错误检测等,并给出了相应的错误处理流程。一旦检测到错误,系统会自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或重传,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传输的质量。
安全性考量
鉴于矿井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安全性方面的设计。这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隔离保护、过压保护以及防雷击设计等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因电气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测试方法
最后,标准还详细描述了如何对符合此协议的产品进行测试验证。测试项目涵盖了物理层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一件出厂产品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总之,《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基于CAN的有线传输协议》不仅规范了矿用安全监控系统的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式,也为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它对于提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