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柴胡套种玉米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柴胡与玉米套种的生产活动。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Bupleurum and Corn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595-2018《柴胡套种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柴胡与玉米套种的生产过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柴胡与玉米套种模式下的种植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组合方式,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二、术语和定义
1. 柴胡:指伞形科植物柴胡属的中药材。
2. 玉米:指禾本科植物玉米属的粮食作物。
3. 套种:在同一田块内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三、播种
1. 播种时间:柴胡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播种,玉米则应在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
2. 种子处理:柴胡种子需经过筛选、晒种等预处理措施;玉米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3. 密度控制:柴胡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20-30厘米;玉米行距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
四、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合理施肥浇水,注意平衡氮磷钾比例。
2. 杂草防治:采用人工除草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使用对柴胡有残留危害的除草剂。
3. 病虫害防控: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生物或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
五、收获
1. 收获期:柴胡一般在种植第二年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玉米则按照成熟度适时收获。
2. 收获方法:柴胡采用机械挖掘配合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玉米则可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
六、质量要求
1. 产品品质:柴胡药材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标准;玉米籽粒饱满、色泽正常。
2. 安全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指标均需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以上是DB14/T 1595-2018《柴胡套种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此标准有助于实现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