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西葫芦高效固碳绿色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固碳减排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塑料大棚西葫芦的高效固碳绿色生产。
Title:Plastic Greenhouse Cucumber High-efficiency Carbon Sequestration 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564-2018《塑料大棚西葫芦高效固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山西省的农业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在提高西葫芦产量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资源节约。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层深厚的地块作为种植基地,并要求土壤pH值保持在6.0至7.5之间。此外还强调了设施结构的重要性,建议使用跨度8米以上、脊高3米以上的拱圆形钢架大棚,以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一个适宜西葫芦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从而促进植株健康发育。
种子处理与播种
对于种子处理部分,规程推荐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来预防病害发生。具体操作为将种子置于55℃左右的热水中搅拌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或者按照说明书比例使用专用杀菌剂进行拌种。关于播种时间,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一般春季定植时间为3月中下旬,秋季则为8月上旬。
水肥管理
水肥一体化是本规程的一大亮点。它提倡根据西葫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合理安排灌溉频率与施肥量。例如,在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开花结果初期应适当增加氮磷钾的比例;进入盛果期后则侧重于补充钾肥以增强果实品质。同时鼓励利用沼液等有机废弃物作为肥料来源之一,既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首先强调加强田间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清除杂草及病残体;其次推广物理防治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再次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收前15天内不得喷洒任何农药。
固碳减排措施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固碳减排的具体做法。包括但不限于优化耕作制度(如轮作换茬)、提高覆盖度以减少裸露面积、选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以及推广节能型温室设计等。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能提升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综上所述,《塑料大棚西葫芦高效固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指导方案,从选址建棚到后期管理都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