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强度等级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区域内暴雨过程的强度等级评估及相关气象服务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s for the Intensity Levels of Regional Heavy Rainfall Proces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00-2019 区域性暴雨过程强度等级评估规范》是海南省地方标准,用于科学评估区域性暴雨的强度等级。以下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在暴雨过程定义部分,标准指出区域性暴雨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多个站点同时出现超过一定量级降水的现象。这一定义明确了区域性暴雨不仅关注单站降水情况,而是综合考虑多个站点的降水状况。
其次,关于暴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采用降水量作为主要指标,并结合雨强等要素将暴雨划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强和特强五个等级。例如,当某区域连续24小时累积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以上但不足250毫米时,可判定为强暴雨。
再者,在资料收集与处理环节,强调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统一性。要求使用经过质控的气象观测数据,确保各站点间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规定了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不得低于1小时。
最后,评估方法部分介绍了基于统计学原理建立的模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百分位法、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模糊数学评价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总之,《DB46/T 500-2019》通过系统化的指标设定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为科学评估区域性暴雨强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防灾减灾决策支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