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活化腐植酸在水稻育苗上的施用技术要求,包括施用方法、用量、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使用活化腐植酸进行水稻育苗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ctivated Humic Acid in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活化腐植酸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机物质,其在水稻育苗中的应用技术规程在DB37/T 3828-2019中有着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活化腐植酸是指通过特定工艺处理后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腐植酸产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一致性。
其次,在“材料要求”章节中强调,用于水稻育苗的活化腐植酸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这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再者,“施用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具体的使用步骤:每平方米苗床应均匀撒布15-20克活化腐植酸,并与土壤充分混合;播种前需浇透水,使肥料能更好地被根系吸收利用。此外还建议在育苗后期视苗情追加适量肥料以保证秧苗健康生长。
另外,“管理措施”中提到要定期检查苗床湿度及温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灌溉频率和覆盖物厚度来维持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同时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最后,“试验与验收”规定了对实验田块进行效果评估的具体指标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成苗率、株高、叶片数等生理参数以及产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内容,从而客观评价该技术的实际成效。
综上所述,《DB37/T 3828-2019》为规范活化腐植酸在水稻育苗上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