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园田间堆肥的原料选择、堆制方法、腐熟度检测及施用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果园田间堆肥的制作与施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n-site Composting in Orchards and Its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26-2019《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果园中田间堆肥的制作与施用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堆肥原料选择
标准指出,堆肥原料应以植物性废弃物为主,如作物秸秆、落叶等,并可适量添加动物粪便或污泥。要求原料来源安全无污染,且需经过初步预处理,确保含水量适中(50%-60%),pH值控制在6.5-8.5之间。这一步骤对于后续发酵过程至关重要,合适的水分和酸碱度能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堆肥效率。
堆肥设施建设
根据标准规定,堆肥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建议采用条垛式或槽式堆肥方式。堆体高度一般为1.5米左右,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不宜过窄,以免影响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同时,场地需做好防渗漏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酵管理
发酵期间需要定期翻堆,以保证氧气供应充足并及时散热。通常每3-5天翻一次堆,直至堆温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表明进入腐熟阶段。此外,还需监测堆肥中的碳氮比(C/N),理想范围应在20:1至30:1之间。若发现过高,则可通过加入含氮物质来调节。
施用方法
关于施用时间,推荐在春季或秋季进行,这两个季节土壤温度适宜且作物生长旺盛期即将到来,有利于养分吸收利用。施肥量依据果树种类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一般每亩施用量为2-4吨。施用前最好将堆肥粉碎过筛,以便于混入土壤深层并与根系接触更紧密。
安全性考量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标准特别强调了重金属含量检测的重要性。所有用于生产堆肥的原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品堆肥中的铅、镉、汞、砷等有害元素浓度不得超过限值。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防止累积导致潜在风险。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果园田间堆肥及其施用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最终施用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