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秋葵在冷链流通中的采收、预冷、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黄秋葵从采收到销售全过程的冷链流通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 Chain Circulation of Ok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08-2019黄秋葵冷链流通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秋葵从采收到销售全过程的冷链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环节
标准规定,黄秋葵应在果实长度达到5-8厘米时及时采摘。这一阶段的黄秋葵品质最佳,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其口感和营养成分。此外,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以减少产品损耗。
冷却处理
采收后的黄秋葵需立即进行预冷处理,推荐使用冷水冷却法,将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这一步骤对于延缓呼吸作用、保持新鲜度至关重要。标准还指出,冷却后的黄秋葵应尽快进入冷藏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常温下。
包装与运输
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良好的塑料筐或纸箱,并在内衬防潮纸或薄膜。每箱重量不宜超过10公斤,以防止压损。运输过程中,车辆车厢温度应维持在4-8℃之间,且需配备温度监控设备,确保全程冷链不中断。
贮藏管理
长期贮藏时,库房温度应控制在4-6℃,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定期检查库存,剔除腐烂或变质的产品。同时,建议每隔一周进行一次翻堆操作,促进空气流通,延长保鲜期。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黄秋葵冷链流通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