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米两熟中高产田使用缓控释掺混肥的施用技术要求,包括肥料选择、施肥量、施肥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小麦玉米两熟中高产田的缓控释掺混肥施用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in Medium and High Yield Wheat and Corn Rotatio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03-2019《小麦玉米两熟中高产田缓控释掺混肥施用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山东地区小麦和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缓控释掺混肥料的技术要求。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一、适用范围与定义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小麦玉米两年三熟制的农田,尤其是追求较高产量水平的耕地。它明确了“缓控释掺混肥”的概念,即通过特定工艺将不同养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且具有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特性的肥料产品。这种肥料能够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减少施肥次数,提高肥料利用率。
# 二、土壤肥力评价与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基础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每公顷需氮素约225-300公斤、磷素60-90公斤、钾素120-180公斤。施肥时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缓控释掺混肥作为基肥。同时注意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调整具体用量。
# 三、缓控释掺混肥的选择
选择符合GB/T 18877标准的产品,确保其有效成分含量达标。推荐使用含有脲甲醛类或其他长效物质的配方,以保证肥料能够在整个生育期内持续供应养分。此外,还应注意产品的抗压强度和吸湿性等物理性质是否良好。
# 四、施用方法
1. 基肥施用:在整地后立即施用缓控释掺混肥,深度应在耕层以下5-10厘米处,避免表层撒施导致养分流失。
2. 追肥补充:对于特别贫瘠或者遇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田块,可在小麦拔节期或玉米抽雄期适当追加少量速效肥。
3. 灌溉管理:结合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有助于促进肥料溶解吸收。
# 五、注意事项
- 不同品种的小麦和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调整施肥方案。
- 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变化,防止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而导致酸化问题。
- 储存期间要注意防潮防晒,防止结块影响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麦玉米两熟中高产田缓控释掺混肥施用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施肥指导,而且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