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构建原则、工作流程、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供电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Risk Grading Control System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n Safety Production - DB37/T 378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F0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82-2019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供电企业有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评估、控制与持续改进。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风险辨识部分,该标准强调了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要求供电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以及管理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特别提到要关注电网运行、设备维护、检修施工等高风险领域,并且应定期更新风险数据库,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风险评估环节,明确了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分级管理。对于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其中重大风险需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监督落实,而一般风险则可由基层单位自行处理。同时,还提出了动态调整机制,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内部条件有所调整时,应及时重新评估相关风险等级。
再者,在风险控制策略上,标准提倡建立多层次防控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手段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的应用;组织管理层面加强培训教育、完善规章制度;个人行为方面注重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及应急能力提升等方面。此外,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监控预警功能,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最后,在持续改进方面,规定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风险管控成效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定期检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流程。同时建议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能力。
总之,《DB37/T 3782-2019》为供电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引,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