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森林村寨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植被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森林村寨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Forest Villages in Guizho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省地方标准《森林村寨建设标准》(编号DB52/T 1457-2019)是指导贵州地区乡村绿化美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森林覆盖率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森林村寨的森林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这一指标旨在通过提高植被覆盖面积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条件。对于山区为主的贵州来说,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提倡优先选用本地乡土树种作为绿化植物。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还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此外,还鼓励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或药用植物,以增加村民收入来源。
3. 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对于公共活动场地如广场、停车场等区域,则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并且保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同时强调了日常管护工作的必要性,包括定期修剪枝叶、清理枯死树木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内容,确保景观效果长期维持良好状态。
4. 文化特色融入
在整个村庄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通过设置纪念林地或者建立生态博物馆等形式展示地方历史文化遗产,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5. 社区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居民对家乡环境治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到具体的植树造林活动中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森林村寨建设标准》从多个维度出发为贵州省各乡镇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