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灾害防范的监测技术要求、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的灾害监测与防范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of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Waste Dump Monitoring - Part 1: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53.1-2019《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灾害防范技术规程 第1部分:监测》是贵州省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监测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监测内容
排土场监测应包括位移、沉降、地下水、地表裂缝、植被变化及气象条件等内容。其中,位移和沉降是关键指标,需设置固定观测点定期测量。例如,位移监测可采用全站仪或GPS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连续性。
5.2 监测频率
根据排土场规模和风险等级,监测频率有所不同。对于大型排土场,建议每半月监测一次;中型排土场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小型排土场则每季度监测一次。特别是在雨季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应增加监测频次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归档,并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当监测值达到预警阈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程中明确规定,预警阈值为设计值的80%,超过此值即视为潜在危险状态。
5.4 应急响应
一旦监测到排土场出现滑坡迹象或其他安全隐患,应迅速采取措施。首先暂停排土作业,疏散周边人员,同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查,评估风险程度。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协助处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以上是对DB52/T 1453.1-2019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指导矿山企业科学合理地开展排土场监测工作,有效预防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