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卫生管理、免疫接种和治疗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从事生猪养殖、疫病防控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89-2018《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防控原则
该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环境卫生和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例如,在第3.1条提到的“加强饲养管理”,包括合理安排饲料配比、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以及定期清洁圈舍等。
生物安全措施
第4章专门规定了生物安全措施。其中包括:
- 人员管理: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并穿戴专用工作服。
- 车辆管理:运输工具需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 物资管理:引入的新设备或材料须先经过检疫确认无病原体后才能投入使用。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关键手段之一。根据第5章的规定,建议采用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免疫。具体操作时要注意疫苗的选择要符合当地流行株的情况,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免疫程序。
临床观察与诊断
第6章指出,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上报给兽医部门。同时要求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及治疗过程等内容。对于确诊为PED(猪流行性腹泻)的病例,则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污染物处理
污染物处理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按照第7章的要求,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应当集中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还提倡利用堆肥技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资源,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以上是对DB45/T 1689-2018《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技术规范》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