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芒果园套种牧草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牧草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及利用方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芒果园套种牧草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go Intercropping with Forage Gras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芒果套种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687-201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芒果园套种牧草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的品种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选择芒果品种时应优先考虑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对于牧草的选择,则要求选用耐荫性强、生长迅速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牧草种类。例如,黑麦草和象草都是较为理想的牧草品种,它们能够在较低光照条件下良好生长,并能为牲畜提供丰富的营养。
栽培管理措施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根据芒果树冠大小确定适当的行间距与株距,确保每株芒果树都能获得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还应注意适时修剪芒果树冠,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芒果果实发育的同时也为牧草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施肥灌溉技术
施肥上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化学肥料的方法。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灌溉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加强灌溉频率,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产量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建议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具体做法包括引入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定期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以减少病原菌滋生源等。同时也要注意轮作制度,防止连作障碍引发病害爆发。
收获加工销售
关于收获时间的选择,标准给出了不同种类芒果的最佳采摘期参考值,并提醒农户在采收后要及时分级包装,确保产品新鲜度。而对于牧草而言,则需要掌握好最佳刈割时期,既不能过早影响其再生能力,也不能过晚降低饲料品质。最后,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
以上是对《芒果套种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687-2018)部分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